非标住宿的崛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在将传统酒店之间的竞争变的更加激烈,尤其是2013年前后市场发生的剧变,又加剧了这一情况的恶化。虽然这两年市场逐渐回稳,但入住率却还是处在中下水平。再加上这两年以民宿、客栈为代表的非标住宿的崛起,对传统酒店的冲击就越发明显。
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融资规模约1710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2016年中国住房分享市场交易规模约243亿元,该领域融资约13亿元。再者,由于经济型酒店产品老化,缺乏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都使得转型升级成为必然。
但是该如何转怎么转呢,目前各大集团都还在摸索之中。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各大酒店集团的动作来看,中端酒店似乎成了下一个发展的蓝海领域。就算是一直“高高在上”的高星级酒店也在开始“下行”,不断对中端市场进行布局。比如万豪,在收购喜达屋后万豪在中国就已经拥有将近300家酒店,其中五星级酒店更是占到了三分之二左右,跟外界都在关注转型升级不同,万豪的布局则是“消费下行”。并且在2016年,万豪就宣布与东呈酒店进行合作,还推出了定位中端的品牌“万枫”。

无独有偶,就在今年8月万豪还联手阿里巴巴成立了合资公司,另外万豪旗下“万豪礼赏奖励计划”、丽思卡尔顿奖赏计划、SPG(喜达屋优先顾客计划)也将与阿里巴巴“88会员”体系实现全面互通。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在数据驱动创新下,各行各业未来必定是打通线上线下,让消费者在任何地方都能拥有一体化的完整体验。这次和万豪集团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正是关于未来生活的一个实例。”
以技术驱动创新,链接生活,这是阿里作为互联网公司的天然基因。不过对万豪来说,阿里背后超过5亿的活跃用户所带来的超级流量以及“未来酒店”的能力,或许才是让其最为心动的地方。特别是阿里平台上的用户整体偏年轻化,而当下他们又是网购的主力消费人群,并且这些年轻的消费者的收入正在处于剧增阶段,显然未来还将有更加可期的发展空间。
而消费升级、消费观念的变化也让标准化的住宿产品对年轻一族的吸引力不断降低。与此同时,标准化的住宿产品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趋势。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再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打天下的策略,也与当前住宿市场的发展趋势不相吻合。而酒店能否实现高出租率、RevPar和较好的利润回报,也将取决于酒店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
需要指出的是,伴随着商务往来发展而起的酒店,在满足了消费者“住”的基本要求后,正在向“体验型”产品转变。对于消费者来说,住宿的过程也就是体验的过程。比如,手机最初的需求是为人们通讯服务的,但是在这个标准化的需求被满足之后,开始聚集了照相机、电视、MP3、支付工具、地图等等许多延伸出来的功能。而酒店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手机一样其休闲娱乐属性也在不断凸显,甚至是刚需。
但是年轻用户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住宿方式,无论是大型酒店集团,还是中小酒店以及像民宿、客栈等非标住宿产品还都在不断摸索,市场上也没有成熟的模式。
一个事实是,有些摸索不但没能把握到消费者的需求痛点,反而有点走偏。例如一些酒店为了提升房价,花费巨额资金进行装修,为此还不惜重金购买了大批艺术品进行装饰,像某幅画是出自哪位著名画家之手,哪套沙发是某位名人坐过的等等。因为某一件物品引爆消费的案例的确存在,但毕竟是少数,对于数量众多的年轻消费者来说,这与其消费能力也并不吻合。
另外,年轻的消费群体对于新奇事物的喜欢并不持久,“喜新厌旧”正是其显著的消费特征。他们追逐流行元素,动漫、二次元、网红等等,但也在快速更新和淘汰以及创造新的流行元素。所以,酒店只有紧随消费潮流,做出不同于市场上的同质化产品才能吸引到这些年轻的消费者。
而如今的酒店对于消费者来说,也不再是过去那种纯粹的住宿方式,消费者开始关注更多细节性的东西,比如酒店的隔音效果、卫生条件、空间效果、服务人员的素质等等。尤其是现在旅游、生活消费需求日益旺盛,家庭亲子、休闲度假等对个性化、时尚化、新鲜感的需求更是显著增长。标准的已然很难难适应当前的消费趋势,酒店已经从单一的住宿场景转化为旅游度假、休闲生活的多场景消费。消费者在酒店的时间逐渐变长,甚至出现了一些为了尝试不同酒店的差异,纯粹去住酒店的消费者。而这也让酒店从单纯的住宿产品,开始向生活产品,甚至是目的地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消费者在酒店的时间越来越多,消费者更多的碎片化时间在酒店能否获得良好的体验,或将是决定其二次甚至是多次消费的关键。尤其是能否引入更多的消费场景,一方面这对酒店的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酒店能不能创造更多的营收。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充分提升用户碎片化时间的体验呢?以飞猪的未来酒店计划为例,在线360度选房下订单;到酒店30秒内完成刷脸、验证;进门喊一声“天猫精灵,我要喝水”,不用拨号,不用转接,餐食饮料张口就来;躺在床上说出指令,电视就打开在想看的频道,房间也调节到舒适的温度;酒店周边消费不用频繁掏出手机扫码,报出信用码直接挂房账;离店退房把房卡放在前台径直走人,24小时内全部消费信用结算。从在线选房,到住宿过程,再到最后的退房都能实现智能化随心化,无疑这就帮消费者节约了更多的碎片化时间。
为了让消费者在住宿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体验,现在越来越多的酒店也在积极利用不断涌现的技术,比如智能家居、机器人管家等等。以前许多看似不可能的服务,随着许多黑科技的加入也在逐渐变为现实。
而在充分提升消费者体验的过程中,无疑也将会涌现出更多的“黑科技”。届时这些黑科技又将在哪些方便为消费者节约更多的碎片化时间,充分提升消费者的住宿体验呢?对此,我们将继续保持关注。